一年二度IPO,海辰储能再敲港股门
10月27日,其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今年第二次冲击IPO,上一次,它在A股折返;这一次,它选择了更具国际气息的香港。
10月27日,其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今年第二次冲击IPO,上一次,它在A股折返;这一次,它选择了更具国际气息的香港。
10月27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辰储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再次启动其坎坷的资本化征程。这是海辰储能继2023年7月在A股辅导备案又撤回、今年3月在港交所首次递表失效后,第三次冲刺IPO。
超颖电子: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以汽车电子PCB为主,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上市首日股价收涨397.60%,截至10月27日收
超颖电子: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以汽车电子PCB为主,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上市首日股价收涨397.60%,截至10月27日收
海辰药业公告显示,截止2025年9月30日,相较于上一报告期,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悦享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新进,瑞银集团等退出,柳晓泉减持。
当韩国华城电池工厂火灾造成 23 人遇难,美国加州 Gateway 储能电站 16 天持续复燃,储能安全事故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2024 年全球已发生超 30 起储能起火爆炸事故,EESA 数据显示,安全焦虑导致全球 12% 的储能项目被
从港股IPO的相关规则来看,若招股书提交后六个月内未完成聆讯,便会自动失效,这一机制本身就是为了保障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与准确性,避免因市场环境或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导致信息滞后。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失效并不等同于IPO终止——在港股市场,近半数新上市公司都曾经历过招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对储能系统的容量、效率、安全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传统储能电池因能量密度低、系统集成复杂、安全防护能力有限,逐渐难以满足长时储能、电网支撑等多元化场景需求,行业亟待技术突破来打破
当前全球储能市场正从单一“调峰备用”场景,向“短时调频+长时备电+极端环境适配”的多元化方向拓展,不同区域、不同应用场景对储能产品的容量、寿命、耐候性提出差异化要求——例如城市电网需紧凑高效的短时储能方案,偏远地区依赖长时储能保障供电,中东、极地等区域则对设备
在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海辰储能以多元合作模式为核心,结合不同区域的能源特点与需求,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储能项目在全球多地落地,为区域能源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向纵深推进的当下,储能系统已成为平衡风光发电波动性、保障电网稳定的核心支撑,但行业发展正被多重结构性矛盾所桎梏。运输环节的桎梏尤为突出:大规模储能系统在欧洲陆运协议(ADR)中被列为9类危险品,复杂的审批流程与严苛的重量限制让项目推进举步维艰,不
从中国西陲的帕米尔高原向西南遥望,一千多公里之外,夜幕下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灯火宛若流动的银河,为这个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国家赋予了现代文明的弧光。但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得更久些就会发现,这里的光亮时常明灭不定,有时甚至陷入大片的漆黑。
在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025年,海辰储能凭借持续增长的市场表现与硬核实力,实现了关键里程碑与行业地位的双重突破。2025年8月22日,海辰储能正式宣布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这一成绩背后是其近年来的稳健增长——2023年位列全球储能市场第五,202
2025年下半年,储能行业出现了一个罕见现象:头部电芯企业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产能利用率超过90%。这一局面的背后,是国内外政策的强力助推。
2025年以来,海辰储能在全球储能市场的表现持续亮眼,不仅在2025年上半年以硬核实力跃居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及电力储能出货量双榜Top2,更在8月22日实现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的里程碑,从2023年的全球第五到2024年的全球第三,再到如今的全球Top2
储能行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拐点,建议给予 "强于大市" 评级。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101.3GW,同比翻一番,首次突破 100GW 大关
今年需求与抢装影响: 美国今年储能需求旺盛。去年(2024年)北美储能装机量约38 - 39吉瓦时,原预计今年(2025年)自然增长至接近50吉瓦时。受OOBBB法案落地及明年(2026年)关税增加影响,今年抢装明显,抢装项目在原预计50多个吉瓦时基础上,或增
近日,海辰储能与欧洲光储EPC企业Solarpro签订规模达2GWh的储能系统供货协议。
近日,储能行业正迎来一波出海“爆单潮”,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1—8月,中国企业新获253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达180GWh,同比激增183%。
2025年,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驶入快车道,储能市场迎来现象级爆发。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应用分会数据,仅1—8月中国企业新获海外储能订单便达253个,总规模180GWh,同比激增183%,远超去年全年水平。